中国没倒下,这5个国家却首先撑不住了!_世界焦点


(资料图)

美日德荷韩等美阵营国家却首先撑不住了,9大企业中8家预期第一季度业绩退步,美封锁策略引火烧身,后果要全球买单。一段时间以来,拜登政府都将半导体行业当做遏华的主要阵地,认为通过拉帮结派搞“小圈子”的做法能拖慢中国的发展,将我国限制在制造链的低端。但事实却证明,世界半导体企业还想盈利就离不开中国,这种脱钩断链措施不符合历史规律,结果必然是伤人一百自损八千。

22日环球时报就援引《日本经济新闻》的报道称,全球9大半导体设备企业中有8家预期在2023年第一季度业绩出现退步,包括美国泛林集团和爱德万公司、日本东京电子等等。其中主要的原因除了全球半导体需求下滑之外,就是美国采取的对华贸易限制措施给企业造成了沉重负担。本来现在半导体行业就出现了产能过剩问题,美方还要施压盟友排挤中国这个世界最大的半导体市场,无异于自断出路。

美国应用材料公司公布的数据就显示,预计2023年2月至4月的营收额将比上年减少4%至9%最新财季的营收增速跌至公司3年半以来最低水平。泛林集团也预测,美国政府推出的对华出口限制,将对销售额产生20亿至25亿美元的影响。而英特尔在财报中也预计,2023年第一季度的营收将继续下滑至105-115亿美元,难以摆脱发展乏力问题。

在半导体以及高科技领域,一系列对华限制措施都是由美国主导的,自然美国企业受到的影响是最直接的也是最明显的。最近还有消息传出,拜登政府有意完全禁止对中国科技公司的投资,未来恐怕不仅仅是美企,美国投资者也会如履薄冰,对华贸易将受到阻碍。

美国当然清楚,单靠自己的力量无法建“小院高墙”,自然要拉拢西方阵营的盟友一起行动。美国、日本、荷兰近期就传出消息称,已经就限制对华先进半导体设备出口达成协议,这对于日荷企业来说,自然也是一个噩耗。日本东京电子来自中国的营业收入比重可能降至22%,这也必然会反映在营收额上,日本半导体企业迪思科以及东京精密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

半导体产业有其复杂性,绝不只体现在几个龙头企业身上,一旦对华订单减少,生产链后端的材料供应、设备开发制造都会受到波及。德国蔡司集团和通快集团就表示,如果荷兰阿斯麦的对华订单减少,德企也将损失惨重。简单来说在全球化背景下,如果中国半导体行业生产停滞,那连带着产业链的每一环都会受到影响,恐怕世界半导体行业也会面临瘫痪。

在对华问题上,美方一向都是以自身利益为重,丝毫不考虑盟友的诉求。拜登政府推出的芯片法案,更是带有明显“美国优先”原则是政策,意图利用资金补贴将别国的先进制造企业吸引到美国,很可能造成欧洲技术衰退等结构性问题,从而无法摆脱对美的依赖。而日本则不必说,自从美日签署了《半导体协定》 之后,日本半导体企业就一蹶不振失去了市场优势。

可以说美国不仅是对“对手”狠心,对“盟友”更是狠心,树立起中国这个“假想敌”,美国就是想破坏公平的国际贸易秩序,打造唯我独尊的半导体霸权体系,这受害的不仅是中国,全球产业也将受到“重大冲击”。

面对美国的打压措施,我们必须放弃幻想积极应对。如今的中国已经不是几十年前的中国,美国还想依靠技术优势对我们“卡脖子”是没有前途的。荷兰光刻机巨头阿斯麦就多次发声,警告美国主导的出口管制措施,可能会产生反作用力,促使中方快速研发出自己的技术。中国作为全球半导体市场的主要增长助推器,必然会立足公平正义,采取合法手段反制美限制,开创多极化发展秩序。

关键词:

    为你推荐

    华夏基金旗下500成长ETF正式上市 发行规模2.54亿元

    2022年8月5日,1只新ETF正式上市,为华夏基金旗下的500成长ETF(159620),发行规模2 54亿元,截至13:20,500成长ETF上涨0 3%,成交额1 17亿

    来源:资本邦 22-08-05

    广西410个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开工 总投资2096亿元!

    7月7日,记者从自治区投资促进局获悉,我区以项目开工为抓手,强化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导向,截至6月底,全区二季度410个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开工

    来源:广西日报 22-07-08

    协鑫新能源:拟9037.98万元出售7座光伏电站

    3月16日,协鑫新能源发布公告称,公司间接附属苏州协鑫新能源及苏州协鑫开发(作为卖方)、江苏和盛(作为买方)于2022年3月16日与该等目标公司

    来源:国际能源网 22-03-18

    三峡能源河曲100MW光伏+储能发电EPC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

    3月16日,三峡能源河曲100MW光伏+储能发电项目光伏场区工程EPC总承包中标候选人公示。中标候选人第1名: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电力建设第一

    来源:国际能源网 22-03-18

    因地制宜利用光伏 四川成都市近零碳排放区试点建设工作方案发布

    3月14日,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等7部门发布成都市近零碳排放区试点建设工作方案,方案指出,到2025年,力争建成近零碳园区、工业企业、公共机构

    来源:国际能源网 22-03-1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