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西三旗(金隅)科技园加速复工 当前独家

西三旗(金隅)科技园内,一家科技公司办公区一派忙碌景象。本报记者 武亦彬摄

昔日遍布金隅集团老厂房的海淀区西三旗建材城改造升级,变身智慧型科技园区——中关村西三旗(金隅)科技园,去年底迎来了首批入驻企业。记者近日探访获悉,截至目前,园区已有网络安全、语义智能、大数据管理等领域企业入驻,其中4栋研发设计楼被整栋购入,剩余研发设计楼将陆续迎来入驻企业。


(相关资料图)

走进园区,最先映入眼帘的是6栋高大气派的研发楼,外立面玻璃幕墙呈现金色和银色的竖向线条,勾勒出竹简式的外观。中心景观花园和多处景观绿地点缀着地面和下沉广场,敞亮的下沉广场将所有建筑连在了一起。园内还设置了多条健康步道,移步换景,办公人员仿佛置身花园中。

来到研发楼内,大堂中庭高挑通透,电梯间和楼梯间采用的石材、陶板、硅晶板吊顶全部为现代环保新型材料。午休时间,办公人员密集进出,外卖小哥忙着向前台送餐,园区人气旺起来了。

去年底,2号楼和3号楼已经率先迎来科研人才的到来。走进3号楼,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数据安全产品及服务提供商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办公空间崭新宽敞,工作人员忙碌着研发测试最新产品。

“节后我们大楼内六七百名员工加速复工,很多研发人员早早进驻了各自项目。”拓尔思相关负责人介绍,科技园优越的办公环境、地理位置、服务配套等因素,吸引拓尔思将总部和北京的各家分公司入驻,公司发展有了新天地。

从事信息安全的北京信安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同样将在京的多个办公区搬迁至科技园。西三旗区域科技氛围浓厚,科技类企业聚集效应明显,让信安世纪决定将公司搬迁至此。

迈进信安世纪办公区,每层楼都有不同的颜色,5层产品办公区域涂刷成了绿色,代表创新;6层研发区的主色调是蓝色,代表灵感。工区内一片热火朝天景象,研发人员忙碌着编写代码,午休时间,几名员工来到图书角静静阅读。

根据海淀区产业规划,中关村西三旗(金隅)科技园依靠区域内高精尖科研资源,明确大信息、大数据和高端装备研发为主的产业定位。在今年,园区一期剩余研发楼,以及正在进行最后室内装修阶段的园区二期研发楼已同步启动招商,多家科技类企业表达了入驻意向。

缓解区域职住平衡成为这片区域的一大特色。疏解腾退后的自有工业用地资源并非全部用于产业开发,科研产业用地仅占39%,大量土地将用于公共服务设施,其中,人才公寓可为区域内高精尖技术人员提供2000余套住房,引入的小学(北大附中西三旗学校)、幼儿园(人大附属幼儿园)均已建成并开始招生。随着园区的建设运行,这里还将配套建设邮局、医院、公交场站、社会停车场等,增加绿地,营造绿色生态科技园,补齐城市功能短板,促进西三旗区域均衡发展、转型提升。

在西三旗区域内,更多昔日建材老厂都将旧貌换新颜,实现“轻盈”亮相。据了解,金隅原混凝土制品二厂土地,正在规划建设“华润万象汇”,预计今年上半年投入使用,为科技园提供商业配套服务,也将进一步提升西三旗区域内生活服务配套水平。

未来,海淀区及属地西三旗街道将携手金隅集团,通过存量工业土地的连片升级改造,串联起中关村西三旗(金隅)科技园、建金中心、科实五金园区等项目,在西三旗区域内形成“企业孵化、产业培育、企业办公、园区运营、基金投资”的智能制造产业生态闭环。

关键词: 在西三旗 下沉广场 技术人员

    为你推荐

    华夏基金旗下500成长ETF正式上市 发行规模2.54亿元

    2022年8月5日,1只新ETF正式上市,为华夏基金旗下的500成长ETF(159620),发行规模2 54亿元,截至13:20,500成长ETF上涨0 3%,成交额1 17亿

    来源:资本邦 22-08-05

    广西410个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开工 总投资2096亿元!

    7月7日,记者从自治区投资促进局获悉,我区以项目开工为抓手,强化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导向,截至6月底,全区二季度410个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开工

    来源:广西日报 22-07-08

    协鑫新能源:拟9037.98万元出售7座光伏电站

    3月16日,协鑫新能源发布公告称,公司间接附属苏州协鑫新能源及苏州协鑫开发(作为卖方)、江苏和盛(作为买方)于2022年3月16日与该等目标公司

    来源:国际能源网 22-03-18

    三峡能源河曲100MW光伏+储能发电EPC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

    3月16日,三峡能源河曲100MW光伏+储能发电项目光伏场区工程EPC总承包中标候选人公示。中标候选人第1名: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电力建设第一

    来源:国际能源网 22-03-18

    因地制宜利用光伏 四川成都市近零碳排放区试点建设工作方案发布

    3月14日,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等7部门发布成都市近零碳排放区试点建设工作方案,方案指出,到2025年,力争建成近零碳园区、工业企业、公共机构

    来源:国际能源网 22-03-18
    返回顶部